谈谈写“工作计划”
浏览次数:2179大家年年要写各种工作计划,就计划的内容和执行情况来说,大家做得都很好。我这里想就计划的写作问题谈点意见以提高大家“写计划”能力。
一、什么是工作计划
工作计划,是团体(组织)或个人在工作、行动之前,预先制定的行动规章,是指挥某一工作任务、行为活动的依据、准则。“计划”确定行动(任务)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途径、方法措施、阶段,指导我们逐步向目标前进,并最终完成目标。从管理意义上来讲,是我们管理的方式方法、思想指南及行为准则。
“工作计划”从文体来说属于应用文,也称为“公文”。应用文、公文是个大的门类,其中包含了多种文体,如“调查报告”“总结报告”“通知”“布告”等等,“工作计划”是其中一种。“工作计划”再细分类,包括“计划纲要”“计划思路”“实施方案”等等。
“工作计划”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应用文,不用叙述道理,而像议论文、感想、体会等是需要充分说理的。“工作计划”不是新闻报道,不需对整个事件叙述。“工作计划”不是文艺作品,不需有人物形象、故事情节、心理活动和感情倾诉的描写和表述。
以上是“工作计划”与其他文体的不同之处。“工作计划”这一大的门类中,有一种“计划大纲”。“计划大纲”只是写计划的一个思路,是“计划”的“前置”阶段,还不是真正意义的“计划”,它只是重点表述了“计划”的总体性、战略性、原则性、预见性。其与真正意义上的“工作计划”最大区别是可操作性差,思想指导性强。
“实施方案”也属于“工作计划”类的文体。其更接近“工作计划”,但可实施性小于“工作计划”,仍停留在“工作计划”的参考阶段,是进一步起草“工作计划”的依据。另外,“实施方案”包含的内容广泛,其每个内容都可制定为一个“工作计划”,也可以说是一个综合性计划,它的真正实施还需许多“分计划”来支持。
“实施方案”的战术性、战役性、现实性比“计划大纲”要强,更接近现实,更接近操作,但毕竟停留在“方案”阶段,比“工作计划”的操作性还是差的。
“工作计划”不是工作模式。“工作计划”和“工作模式”虽都是行为规则,但不同点是,“工作计划”是为一个具体目标、一个人或一个群体而制定的行为准则,而“工作模式”强调普遍性、长期性、固定性,适用于更大范围的群体。“工作计划”在特定的甚至计划的每个阶段都有时间节点,其目标或任务完成后就结束了,“工作模式”则要在一个阶段内长期起作用。
“工作计划”较“工作模式”强调的是实现目标和结果,要有责任追究、考核和处罚,“工作模式”则没有。
我们每年签订的“两书”中的《目标管理责任书》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“计划”,它完全符合“计划”的特征,其明确表明完不成目标的责任形式,也就是一种处罚形式。这种处罚形式往往是以一种单方(自我)承诺的方式来表述的,如,完不成目标就自请免职或降职,这就是俗称的“军令状”。这种处罚形式说明这类计划带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。
二、计划的组成部分
一是指导思想。这部分包括制定该计划的政策依据,通过什么样的手段(概括表述),想要达到或完成的任务目标。
二是执行该计划时应掌握的基本原则。如“留有余地”的原则,“实事求是”“质量和数量关系”的原则等等。这一部分有的也写在指导思想中。这一部分往往赋予执行计划人行使酌处权的依据,也就是当客观形势发生变化时,变通执行的依据。
三是量化的指标和任务,指制定计划的目标。
四是执行的措施(方法)。
五是计划执行的方法步骤(时间节点)、阶段。
六是执行人(组织或部门)。
七是监督或考核。
三、制订计划时应把握的几个特征
一是要有针对性。一定要是为完成某一具体任务而制定的。
二是目的性。不是指计划的目标,而是指完成目标所要达到的目的。这一目的应是完成这一计划的直接目的,而不是总目的。比如撰写“人才工程计划”的目的,提到“促进城市扩张”,这个目的和我们的“人才工程计划”不能说没有关系,但要经过进一步说明才能将二者联系起来,并不是直接目的,应该去掉,因为“人才工程计划”的直接目的就是“造就一批高素质人才”。这一部分一般在指导思想中表述。
三是预见性。主要在“方法步骤”这一部分中体现,即用什么样的措施,可能达到还没有实现的目标。如,要按时完成工程竣工计划,就要预见到麦收期间施工队缺人问题,做计划时就要拿出弥补措施来。
四是实践性。也就是可操作性,一定要可行。如冬季项目施工时,可在砂浆中加一定比例的抗冻化学剂,延缓冷冻期。
五是准确性。时间要用数字表示,不要用“尽量”“可能”之类模棱两可的表述。
六是时效性。要体现出单位时间内出现的经济效果,这就是效率。
计划的表现形式:一是用文字表述的形式,我们一般都用这种形式。二是表格式,有时间栏目、方法措施栏目、执行人栏目,逐栏目填写。三是坐标式,横向标可能表示的是时间,纵向标表述的是指标,时间和指标的交点就是单位时间应完成的任务。
四、计划的语言特点
1、指标一定用数字表达。2、措施要用行为式语言表达。如,每天加班一小时。3、不要述事。如不要写“老员工时间长、稳定性强、忠诚度高”。4、不要有前因的铺垫,直接表示要做的事。如,“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,因此建立定期培训、轮岗制度”,前半句可以不要,直接表示何时何地对何人员和岗位进行培训或轮岗。5、不要用概念性语言和解释性表达。如,在计划的考核中,有人这样表达:进行“360度”考核,“360度”是个概念,究竟其内涵是什么,不能让人直观明白。
提升“写计划”能力,需要加强自我管理。大家在工作中,大到一个公司工作战略发展方向,小到一个部门、一个员工自身,工作都要有明确的思路,并通过工作计划体现出来。希望我这次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,期待大家通过理论来指导实践,为华中发展贡献力量。
人才战略
相关新闻
- 华中校园新星 线上招聘会丨火热报名中 2022/05/10
- 华中集团2022校园招聘正式启动! 2021/08/30
- 华中“新星”等你绽放丨华中集团2020校园春... 2020/03/27
- 华中集团2019校园招聘全面启动 2018/09/20
- 走进华中,农大学子职场实训 2017/12/07